聚烯烃价格下跌行情将开启 pe产量再创历史新高-ag九游会登录

2019年聚烯烃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,市场普遍认为聚烯烃价格将下跌。但与此相反,2020年需求复苏、2021年海外供应紧张和全球通货膨胀,反而成就了聚烯烃市场的牛市。2022年,聚烯烃市场面临史上最大的供应压力,加之能源价格将见顶,预示着聚烯烃价格下跌行情正式开启。2022年全年聚烯烃价格将先涨后跌,一季度上涨、四季度下跌的确定性较高,二、三季度走势取决于能源价格的涨跌。

a 行情回顾以及未来展望

2021年聚烯烃价格呈现双顶的m形走势。2021年一季度,北美寒潮令海外供应紧张,打破了我国聚烯烃进口量十年持续增长的惯例;三季度能源价格上涨将聚烯烃成本支撑行情演绎得淋漓尽致;二季度、四季度下游需求欠佳,难以承受高价聚烯烃,聚烯烃价格下跌顺理成章。

展望2022年,以pp为例,年内最高可能突破9600元/吨,最低在7500元/吨附近。2—4月原油价格将强势上涨,成本支撑和需求释放助力聚烯烃价格反弹。4—6月新产能集中释放,叠加检修装置偏少,聚烯烃价格面临回调风险。7—8月,预期需求较差,但若疫情影响减弱,则需求会短暂爆发。9—11月能源价格将见顶回落,聚烯烃下跌拐点正式到来。12月面临2023年的千万吨新增产能,市场恐慌情绪蔓延,聚烯烃价格将加速下跌。

b 供应压力为历年来最大

pe新增产能依然侧重hd。2021年pe有效产能达到2661万吨,产能增速为17.95%。2022年预计pe产能增加至3151万吨,对应产能增速为18.41%,考虑到年底的三套装置合计100万吨产能年内可能无法实现量产,2022年的新增有效产能预计和2021年接近。不过,pe新产能的70%都是hd,期货对应的现货标准品线性(lldpe)产能增速并不高,2021年为14%,2022年仅为9%。例如,2021年8—9月,尽管fd和hd装置集中投产,但对线性价格产生的利空影响极为有限,因此不必为2022年二、三季度的新增产能而担忧。而2023年和2024年pe新增产能将达到900万吨,无论绝对量还是增速均创历史纪录,因此2022年四季度市场对lldpe2301、2305合约的悲观预期可能会被放大。

pp新增产能集中在2022年一、四季度。2021年pp有效产能达到3131万吨,产能增速11.19%。2022年预计产能增加至3644万吨,对应产能增速16.38%。投产时间集中在2022年一季度和四季度,1月三套装置合计83万吨产能已经确定能够顺利投放,2—3月仍有155万吨产能待投放。2020—2025年是pp集中投产周期,由于疫情影响,2020年和2021年pp新产能投产步伐相对缓慢,2022年起将进入快车道,2023年pp新产能投放高达1000万吨,无论绝对量还是增速均为历史最高。相比pe新产能集中在与标品lldpe相关度低的hd和fd,pp的新产能几乎全部是期货对应的标准品,因此pp产能扩张对其期货价格的利空冲击更大。

产量再创历史新高。2021年pe每月产量均为历史同期最高,全年产量达到2290万吨,同比增速为12.68%。细分品种上,ld产量293万吨(较2020年减少2万吨),lldpe产量976万吨(同比增加19%),hd产量1021万吨(同比增加11%)。hd和lldpe产量延续高增速,而ld产量不增反降。另外,2021年5—7月为需求淡季,pe产量大幅增加,导致价格下行压力巨大。2022年新增pe装置预计带来至少167万吨的产量,加之检修小年导致检修损失偏少,因此2022年全年预计pe新增产量为320万—420万吨。

2021年pp粒料产量为2860万吨,同比增速为11.95%,除去2月春节和4月集中检修外,每月产量都在230万吨以上。2022年pp检修损失量偏少,叠加新产能集中释放在上半年,产量保守估计增加320万—360万吨,2022年全年产量在3180万吨以上,同比增速为11%,与2021年相当。

pe进口锐减,出口激增。2021年2月的北美寒潮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海外pe价格全年居高不下,进口价格甚至一度比国内价格高出2600元/吨。性价比缺失叠加国际运力紧张,pe进口量十年来首次减少,全年仅1475万吨(同比减少20%),进口依存度跌破40%。另外,从贸易流向可以发现,来自中东的进口量占比已经超过半数,而随着伊朗新装置投产和中伊合作加深,未来将有更多的伊朗低价pe涌入国内。而自2021年3月起pe出口量则显著增加,2021年全年达到51万吨,同比增加103%。2022年,若中国作为全球pe价格洼地的现象依然存在,那么pe进口量减少而出口量增加仍将延续。

pp的进口依存度不足15%,并且多为高端料,因此2021年pp进口量保持稳定,预计为320万吨,与2017—2019年接近。虽然2021年pp进口量较2020年减少29%,但2020年属于特殊情况。2020年二、三季度pp海外需求受疫情限制,中国需求最先恢复,pp进口量被动增加。而pp出口量很少,每月维持个位数水平,对整体供需面影响可以忽略不计。

整体来看,2022年聚烯烃内外价差大概率会缩小,进口量将回升至2019年的水平,全年预计pe为1650万吨,pp为350万吨,出口量将明显下降,预计pe为35万吨,pp为55万吨。

2022年pe和pp表观需求增速将分别为15%和14%。2021年尽管产量不断攀升,装置投产顺利,然而进口量锐减且出口量激增,最终导致聚烯烃表观需求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,其中9—10月甚至为负数。2022年聚烯烃产能将延续高速扩张,预计pe表观需求增速为15%(线性的表观需求增速仅为9%),pp表观需求增速为14%。

c 包装膜和注塑需求亮眼

需求结构出现显著变化。2021年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提出,极大地加速了新能源、环保和高端制造等行业的发展,使得聚烯烃的主要下游薄膜和注塑产业受益。我们认为2022年国内农膜、包装膜和日用品等传统需求将稳中有增,汽车家电注塑、医疗器材和高端零部件等新兴需求势头强劲,同时疫情缓和后海外需求有望回升,rcep零(低)关税刺激消费。

塑料制品增速预计为5%。2021年1—11月塑料制品产量为7205万吨,2021年全年预计为7965万吨(同比增加4.76%),若按照5%的增速计算,2022年塑料制品产量将达到8360万吨,超越2019年成为历史最高。2021年上半年塑料制品内外需求都保持抢眼的增速,但下半年受全球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、国内限电停产和海外疫情严重等因素影响,塑料制品行业的景气度明显下降。2022年通胀、限电和疫情三大限制预计能够解除,塑料制品的内需和外需有望重回5%以上的同比增速。

农膜常年利润微薄,需求欠佳。农膜在pe总需求中占比约15%,仅次于包装膜的21%,通常作为pe的典型下游代表之一。2021年的两轮行情极具特色:一是提倡“本地过年”令2021年春节后农膜开工率快速回升,并维持过去五年来同期最高;二是9—11月pe价格大涨导致农膜利润被严重压缩,多数厂家生产积极性降低,农膜开工率降至过去五年同期最低,全年产量仅229.3万吨,同为五年最低。我们预计2022年农膜产量将维持稳定,但3—4月的旺季行情可能会因为pe价格再度上涨而提前结束,9—11月的开工率可能会因pe价格下跌而提升。此外,建议关注农膜的生产利润,当亏损扩大至500元/吨时,原料pe价格面临下行压力。

bopp利润创出新高,景气度有望延续。bopp薄膜虽然只占pp下游的6%,但因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或日用品的包装。因此,bopp既是pp薄膜中的典型产品,又能够代表pp的日用品消费下游。2021年bopp产能达到了686.35( 33.6)万吨,时隔五年再度扩张产能,全年新增6条线,重启5条线。高产能结合高开工率,2021年bopp产量达到了442万吨,增速为9.5%。高产量的背后是高需求在支撑,不仅2021年二、三季度bopp库存处于近五年最低水平,同时1—11月出口增速也高达16%。2021年bopp行业的另一大特点是价格和利润双双创出历史新高,这背后是供需结构由供应过剩到供不应求的转变。2022年bopp新增产能仍然较多,仅福融辉就计划引入6条生产线,预计2022全年bopp产量将增加8%至477万吨以上。

注塑需求抢眼。聚烯烃注塑料拥有质量轻、抗冲击、无毒环保和易着色等优良特性,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汽车配件、家电零件、母婴用品和玩具上。2021年前三个季度注塑制品开工率都处于近五年同期高位,仅在四季度下滑。注塑料中家电和汽车的消费体量最大,以下逐一分析。

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、海运费居高不下和美元及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保持低位的三大挑战,2021年家电企业经历了严峻考验,小家电和黑电市场降温,而白电市场热度不减(产量增速4.1%)。2021年1—11月,彩电产量1.67亿台(同比下降4.6%),洗衣机产量7833万台(同比增长11.1%),家用空调产量1.97亿台(同比增长11.4%),冰箱产量8253万台(同比下降0.2%)。参考券商估算的家电龙头企业营收增速(10%),产业在线和奥维云创的预测产量增速(3%),预计2022年国内三大白电的产量增速为4%左右,家电注塑的需求也将保持稳步增长。

2021年受芯片短缺拖累,全球汽车产量预计减少1131万辆。其中,欧洲和美国受影响最大;中国仅减产198万辆,乘用车产量实现了逆势增长,全年达到2128万辆,同比增速7.4%,为连续三年负增长后首次转正。芯片供应问题预计在2022下半年解决,加之国家大力推行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乘用车销量增速将达到8%,其他机构预测销量能回到2018年的水平,即增速为11%。另外,乘用车库存为近十年新低,潜在需求巨大,2022年汽车产量可能会重现2013年或2014年10%以上的增速,从而大幅提升聚烯烃注塑需求。

2022年pe和pp需求增速将分别为7.70%和8.26%。聚烯烃下游涉及诸多行业或细分领域,往往缺乏完整的或权威的供需数据,因此定性估计和季节性是目前常用的判断需求的方法。根据以上分析,我们给出了2022年主要下游的需求增速预估,并按照不同下游所占的比例加总得到聚烯烃的需求增速。pe下游行业普遍发展成熟,需求极为稳定。日用品需求增速常年与gdp增速接近;农膜需求增速虽然极低,但只增不减并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。2022年我们看好包装膜需求,预计pe需求增速为7.70%。

pp下游呈现高端料紧缺、低端料过剩的情况,包装需求稳步增长,注塑需求潜力十足。2022年重点看好日用品包装和汽车注塑,预计pp需求增速为8.26%。

d 关注跨品种套利的机会

lldpe-pp价差可能突破千元/吨。lldpe与pp价格多数情况下同涨同跌,主要原因如下:(1)原料均来自原油、煤炭或甲醇;(2)生产工艺相似,国内大型一体化装置会同时配备lldpe和pp生产线,检修高峰时间也接近;(3)薄膜、管材和注塑制品等下游需求重叠,相互存在一定的替代性。

根据统计规律,lldpe与pp期货价格具有极高的相关性,近三年为0.92,近五年为0.83。研究发现,价差的驱动更多来自成本端和供应端,并且遵循一个规律:lldpe-pp价差扩大通常出现在下跌行情中,pp跌幅大于lldpe;二者价差缩小则出现在上涨行情中,pp涨幅大于lldpe。

基于以上规律和对基本面的预判,我们认为2022年一季度随着原油价格持续上涨,lldpe价格将获得更强的成本支撑,使得lldpe-pp价差逼近千元/吨。2022年四季度所有能源和化工品价格将高位回落,pp价格跌幅远大于lldpe,造成二者价差突破千元/吨。

pp-3ma价差预计收窄。甲醇制烯烃工艺产能由2010年的60万吨发展至2020年的1590万吨,烯烃已经成为甲醇最大且最稳定的下游。该工艺中原料甲醇与产品聚丙烯的投料比一般是3:1,因此用pp-3ma价差来代表理论生产利润,但理论利润与实际利润往往会有较大差异,此时需要借助外采甲醇制烯烃装置的开工情况来判断。另外,该工艺中涉及的甲醇产能占总产能的52%,但涉及的pp仅占总产能的28%,因此价差的变化方向往往由甲醇主导,例如2021年9月甲醇价格上涨导致pp-3ma价差达到历史最小值。

2022年,保供政策下预计煤炭价格涨幅有限,但碳达峰目标要求国内甲醇不能扩产,因此甲醇价格至少不会弱于pp。预计pp-3ma价差不高于1000元/吨,不低于-1000元/吨。

关键词:

网站地图